这个开始,不单单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开始,更是“海上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新起点。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1987年,南宋沉船“南海一号”在广东省阳江海域被发现。时隔20多年之后,2015年2月,沉船上超过6万件南宋瓷器被打捞出水,重见天日。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首席技术官孙键曾感叹道:“这艘古沉船上的文物种类丰富、数量庞大,这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南海一号”2013年发掘以来的出水文物包含的种类比较庞杂,主要有瓷器、铁器、铜器、金器、银器、朱砂水银、动植物残骸等。同时沉船遗址还包括反映埋藏环境与沉船关联的大量海洋生物残骸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遗留物。”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田兴玲这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据田兴玲介绍,“南海一号”目前已挖掘出超过6万件文物,多为价值连城的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宋元时期的青白釉葫芦瓶、青瓷花口盘等瓷器及镀金腰带、锡壶。其中的瓷器大多数来源于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涵盖了当时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磁窑,展现出了我国宋代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除了对船货中文物的考古发掘,船体本身也是水下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一号”为刀形船底,是典型的远洋货船。沉没地点位于珠江口以西距阳江海陵岛约20海里的海上,这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道。沉船位于海面下20余米深处,被2米厚的淤泥所覆盖,船体长21.8米,宽9.6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近800吨。整艘木船在沉入海底800余年后仍保存得相当完好,沉船端坐海底,木材仍坚硬如新。
田兴玲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沉船外围散落文物清理;沉井定位与静压下沉;穿引底托梁;沉箱起吊出水与拉移进馆。
沉井定位是用一个巨型钢沉箱整体罩住沉船船体及周围淤泥。穿引底托梁是从沉井底部两侧穿引36根方形的钢梁,形成一个封底的“钢箱”。从技术层面讲,穿引底托梁是最困难的环节。
但在经过千辛万苦将“南海一号”打捞出水之后,真正的科学保护挑战才刚刚开始。
“打捞出海的水下文物的保护对象主要是木船、陶瓷器、金属、凝结物及有机质。”田兴玲说道。
影响这些文物保护的因素很复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及区域因素都会对文物的保存现状及保护方法产生影响。
“对船上的文物来说,海生物的附着及污损对其造成的破坏最大。”田兴玲接着说,“不同海洋区域的文物腐蚀具有不一样的特点,文物的进一步保护因此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南海一号”木船的整体保护须遵循如下思路:提取木船病害分析信息,包括树种鉴定、含水率测定、盐分分析、防霉剂筛选等;清洗船体;防霉保湿、加固防虫;脱盐脱硫;脱水、填充加固;复原。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盛极一时,海上航线直达中东、欧洲和非洲。
事实上,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将海上贸易提到前所未有地位的一个朝代。也是在南宋,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第一次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统治地位。但历史界和考古界都在寻找能证明它确实存在的实物证据。“南海一号”的发现、打捞和考古,为复原鼎盛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最鲜活的样本。
“南海一号对于研究和复原波澜壮阔的海上丝绸之路史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南海一号”考古队领队孙键坦言。
除了船体和瓷器,在打捞出的文物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生活用具、各种果类及果核。
孙键也认为,“南海一号”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这条船上曾经在一起生活过的人们留下的印记在800年后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国家博物馆前馆长俞伟超是“南海一号”的命名人,他对这一个名字有如下解释:“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它意味着一个开始。”
这个开始,不单单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开始,更是“海上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新起点。